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第五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召开

2020年重庆市土壤修复与治理行业年度综述

首页    专委会    土壤修复治理    土壤修复治理年度综述    2020年重庆市土壤修复与治理行业年度综述

        2020年作为“十三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净土保卫战收官之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土壤环境管理、土壤环境咨询服务、土壤修复工程实施和土壤环境科技创新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环境风险依然存在,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仍旧艰巨。

        1.2020年行业发展环境

        (1)行业规范管理型政策

        202082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土壤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的分类、管理分工、管理程序和管理要求,对于引导各级地方政府规范土壤污染防治工程管理的程序和内容,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具有重要意义。7月至9月,全国人大组织开展了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深入推进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尤其是净土保卫战起到了具体指导作用,更是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1229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环境要素 第1部分:土壤和地下水》(GB/T 39792.1-2020),此文件为规范我国土壤和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在《土壤污染防治法》引导下,生态环境部正在主导编制《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管理办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办法(试行)》和《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办法(试行)》,以期进一步增强从业单位和个人诚信自律意识和信用水平,并规范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的认定。

        (2)行业发展驱动型政策

        228日,六部委联合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鼓励土壤污染防治任务重、具备条件的省设立基金,积极探索基金管理有效模式和回报机制。1130日,生态环境部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明确了土壤修复项目将不再要求做环境影响评价。此举是落实“放管服”要求的一项具体措施,有助于土壤修复项目的快速推进。

        (3)行业技术提升型政策

        91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202117日已正式发布,名字变更为《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技术指南(试行)》),为指导和规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提供技术支持。95日,由重庆市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编写的《重庆市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工作指南(试行)》发布实施,该指南的发布实施旨在用最严格的标准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全市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健康发展。121日,生态环境部颁布了《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此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点布设、环境监测井建设与管理、样品采集与保存、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资料整理等方面的要求,为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由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分别牵头编制的《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指南(T/CAEPI 22-2019)》《污染地块绿色可持续修复通则(T/CAEPI 26-2020)》于20211161日正式实施。两项标准的实施为指导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环境监理,防控污染地块环境风险,促进污染地块的绿色可持续修复发挥重要作用。

        2.2020年行业发展概况

        (1)总体发展状况

        2020年在全球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土壤修复行业在年初也受到波及。但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0年是“土十条”的收官之年,在“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双“90%”目标、土壤污染详查、长江经济带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和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考核指标带动下,下半年土壤修复市场恢复较快。

    根据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公布的《重庆市污染地块评估咨询和治理修复单位名录》,2020年全市调查评估类企业共155家,其中甲类企业96家,乙类企业19家,丙类企业40家;甲类企业中,本地企业56家,外地企业40家,本地企业占比约58%。全市修复治理类企业共146家,其中甲类企业88家,乙类企业18家,丙类企业36家;甲类企业中,本地企业56家,外地企业32家,本地企业占比约64%。可见,从业单位中甲类企业数量过半,但本地企业综合能力还有待提升。以上数据实为201912月公布数据,根据国家相关政策,2020年《名录》撤销。

        2020年全市评估调查及治理修复项目共完成745个,大多数为土壤污染调查项目,行业内前10名的企业完成了大约50%以上的调查项目,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发展还不充分,不均衡。全市完成修复工程项目56个,较为大型的土壤修复工程有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原址局部场地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工程(中标价3858.8万元)、重庆有机化工厂原址场地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工程(中标价13978.14万元)、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址异位土壤治理工程(中标价6319.35万元)等,这些大型土壤修复工程的实施为重庆市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技术进展

        1)原位热修复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传导式电加热、电阻加热、燃气加热等技术均有应用和发展,其中传导式加热技术应用较多,电阻加热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应用相对较少。

        2)从污染物去除效果看,异位热脱附技术仍是效果最好的有机污染土壤处理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设备生产商进入到此领域,国产装备实现了对国外装备的替代。

        3)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技术,具有修复周期短、修复价格低、施工灵活、适用性强等优点,应用广泛,符合我国土壤修复项目工期短的现状要求,但是目前修复后的合格土壤的去向是一大难题。

        4)化学氧化技术针对中轻度有机污染土壤,具有修复效果良好、施工便捷、经济性好等优点,近几年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应用频率明显升高。

        5)根据我国污染场地优先“安全利用”的管理思路,风险管控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如重庆等地探索了“源头治理—途径阻断—制度控制—跟踪监测”的风险管控模式,北京等地探索了“合理规划-管控为主-有限修复”的安全利用模式。

        3.2021年发展展望

        (1)土壤污染调查产业继续发展和扩大规模

受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打好的基础和认识的影响,针对在产企业和关闭企业的调查工作会继续延续,土壤污染调查工作会在进一步铺开,逐步规范并且扩大规模,同时也将带动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业务的增长。
    (2)土壤修复与风险管控相结合的概念进一步被接受

受疫情和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压力的影响,局部地区上规模土壤修复的活动会受到较强遏制。修复与管控相结合的思路逐步被接受并规范化,政府在加强土壤污染修复监管的同时,对于合理和有效的管控手段会逐步鼓励和加强。
  
(3)土地污染风险管控与区域景观设计结合增强

棕地景观设计与污染修复及风险管控的结合带来的综合收益和降低成本会被逐步认识,结合景观设计来精细刻画污染空间分布和减少修复扰动以及降低修复资金的需求会更加明显。
  
(4)行业管理力度持续加强

对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生态环境部正着手编制相关信用和信息管理办法,预计今年正式颁布。该管理办法是落实土壤法第八十条要求的重要举措,将对规范行业发展,抑制非理性竞争起到积极作用。

        4.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污染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

    土壤修复行业作为环境领域最新的细分领域,底子弱、起步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待完善,由此造成一些行业乱象,如不合理低价、超短工期、承包商无限责任等,究其根源是污染者(或污染责任承担者)责任落实不够,不能脱离根源谈从业单位自律。终身责任首先是污染者责任,业内咨询企业、修复企业、药剂材料供应商与业主是合同关系,在依法依规的情况下承担合同责任。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强化主体责任、提高报告审查质量、从严执行监管等方式,保障各相关方责任落实。

        (2)行业管理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场地修复项目使用基于人体健康风险水平的修复目标值,异位修复技术的项目面临修复达标后土壤离场消纳问题,原位修复项目在修复效果评估后,虽移出管控清单,但同样面临未来开发、土壤外运离场等问题。对于修复达标后土壤监管问题有必要制定基于地下水风险和生态风险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并进一步明确修复达标后土壤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打通修复的“肠梗阻”,为修复后土壤找到一个出路;另一方面也可为环境管理部门日益增多的监管工作解套,否则监管清单将只增不减。

        (3)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重庆市场地修复以水泥厂协同处置、稳定化填埋方式为主,其他处置技术研发及运用较少,技术过于单一,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不足。建议可推动建设重庆市污染场地与地下水环境可持续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基础研究为支撑,以应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为出发点,以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可持续修复为目标,开展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领域共性与关键技术创新、开发、转化与工程示范,建立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提升我市土壤污染防控水平。

        (4)从业单位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监管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于2020年取消《重庆市污染地块评估咨询和治理修复单位名录》,从业单位入门资格面向社会完全放开。进入的从业单位水平参差不齐,市场乱象丛生,行业内部不自律、恶性竞争等问题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存在,增加了土壤治理项目的效果和管理部门监管的难度。建议强化行业自律管理,通过对从业单位评估服务能力、从业人员组织技术培训等方式,合格发放相应资质,来提升从业单位技术服务水平,增强全市土壤污染防治综合能力。

2021年8月23日
浏览量:0
收藏